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艺术节资讯 » 正文

谢不了幕的演出 落不了幕的艺术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无锡日报  浏览次数:217

     “谢不了幕的演出,落不了幕的艺术节”,这是记者十几天采访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最深刻的印象。 
      走过20年华彩岁月的中国艺术节通过展示艺术精品、评比政府奖项、吸引群众参与,不断引领中国艺术前进的潮流。11月5日至20日在湖北省举行的八艺节,精彩迭出,15天的视听盛宴带给人们充分的审美享受,也折射出中国艺术发展新的走向。 
     “专家戏”少了,“大众戏”多了 
      54台剧目角逐“文华奖”,22台优秀剧目参演同贺,11台海外剧目共襄盛举,32项各类艺术展目不暇接,500多件作品决赛“群星奖”,八艺节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均创下历届中国艺术节之最,而每一场精彩的演出谢幕之难也常常出乎意料。 
      杂技剧《西游记》演出期间,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在17日、18日连演两场后,又应观众要求于19日加演一场;7日晚,法国合唱团谢幕时,观众掌声经久不息,只好加演一曲《白毛女》;9日晚,罗伯特 威尔斯摇滚钢琴演出谢幕花了30多分钟,观众献的鲜花在舞台前沿排了一整排;13日晚,话剧《全家福》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带病出演的著名演员冯远征两次谢幕表示感谢。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些地方戏也出现谢幕难的现象。湖南花鼓戏《走进阳光》、柳子剧《风雨帝王家》、桂剧《大儒还乡》、歌仔戏《邵江海》、楚剧《三月茶香》等,谢幕时观众掌声均超过20分钟。 
     “曲高和不寡,曲终人不散”,武汉大学艺术系主任彭万荣教授说,“谢幕难说明观众还浸在戏里,充分表现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他认为,长期以来文艺领域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一些作品迎合专家的口味,却得不到观众的掌声,而从八艺节剧目反响效果看,这一现象正在发生较大的转变,这表明舞台离观众越来越近。 
     “贡品戏”少了,“市场戏”多了 
      1999年,北京大学学报发表的《新时期戏曲文学创作的成就与缺失》一文,尖锐地指出,“新时期戏曲文学存在缺失:部分作者仍热衷于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用民族性取代世界性,缺乏走向世界的自觉意识;抄袭导致少数作品雷同,趋同导致对作家艺术个性的遮蔽。”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郑传寅教授。他曾多次在全国性艺术评 奖项目中担任评委,对少数“贡品”式的“政绩戏”深恶痛绝。 
      近日在家门口目睹了八艺节的盛况,观摩了多场演出之后,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由衷赞叹:“文艺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从八艺节参评参演剧目看,“政绩戏”明显少了,“市场戏”明显多了,演艺单位“找市长的少了,找市场的多了”。 
      八艺节于20日闭幕,但不少演职人员已经踏上了巡演的路途。郑州歌舞剧院大部分演职员已远赴韩国,他们的《风中少林》登台两年多,演出百余场,创收1000多万元,还将到美国巡演。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的《家住长江边》公演80多场收入超过500万元。 
     “传统戏”少了,“现代戏”多了 
      与往届艺术节相比,八艺节一大亮点是反映现实的作品更多,且更具感染力。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用现代意识演绎“红色经典”,有的观众看完后就能模仿声腔;话剧《马蹄声碎》《我在天堂等你》,从人性角度诠释革命情怀,很多观众抹着眼泪走出剧场;湖南花鼓戏《走近阳光》丰富多彩的舞台表现方式成功地做到了传统与时尚统一,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 
      高科技含量的舞台表现形式是八艺节的另一亮点。《大儒还乡》布景的流动性和纵深感令人叫绝;《走进阳光》借鉴了电影中常见的蒙太奇手法和电视连续剧结构模式。 
      国家一级编剧、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曾学文说,现实生活是一条生生不息的大河,艺术作品应是这条河水中美丽的浪花,离开了现实生活,艺术就会干涸枯萎,因此,我们要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到与时俱进。

更多:

 
关键词: 艺术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