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音乐报导资讯 » 正文

融合多种元素,演译音乐之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富阳教研信息网  浏览次数:80

   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最具有审美空间的一门学科,同样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音乐教育中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音乐之美,必须要融合古典音乐元素、现代流行元素,中西器乐元素等,并且开展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从多方面接触音乐,感受音乐,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育  融合  审美能力  音乐之美 
   从音乐本质上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自由空间。同时,音乐教育又是审美的教育,音乐作为审美对象,其审美价值存在于音乐审美活动过程――审美体验中。中学生正处在富有想象的年龄段,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是音乐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那么,就应以学生感受愉快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教育中,处处都是美,节奏美、旋律美、意境美、情感美,但要引导学生感悟这些音乐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要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融合多种元素,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感觉等,让这些有助于音乐活动与创造的全身体验去引领学生,让他们从多方面接触音乐,感受音乐,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 
    一、融合教材的审美元素,促使学生发现音乐之美 
    从教材的编写角度讲,作为教材的音乐作品,具有立意美、情境美、形式美的审美因素。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音乐作品的这些审美因素,根据其主要特征设计和展开音乐教学,引领进行愉快的音乐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与精神的满足,帮助学生发现音乐之美。 
    在这样的音乐活动审美过程中,我们可以简化学曲调、曲式这些繁琐过程和技能训练,不让这种训练抑制学生的审美欲望;针对作品中蕴含的美好寓意、展现的美丽梦幻,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审美状态中。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学生要演唱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首通俗、抒情、经典的歌曲,这首叙事歌曲中的故事,多数的学生并不陌生,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处理:让学生完整地听赏歌曲,跟着演唱歌曲,充分调动听觉、感觉,领会歌曲中的意境美与音色美,产生审美的体验。 
    而另一首歌曲《手拉手》,也同样可以让学生得到审美的愉悦。《手拉手》是汉城奥运会主题曲,她既有颂歌式的庄严辉煌,又有现代流行音乐鲜明热情的节奏。演唱中,适当地点拨,学生就会感受到那一种人类团结友爱、世界和平友谊的力量。这样的友爱与和平,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美,学生就在演唱中渐渐走进这种情感之美中,也就领悟到音乐所带来的美好,突到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融合流行的审美元素,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看,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流行音乐强劲的节奏和日新月异的变化,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他们大都喜爱流行音乐,认为其亲切自然、好听、容易上口。 
    面对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教师要善于发现流行音乐中的审美元素,从良莠不齐的流行音乐中,选择一些优秀的、向上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引领进行愉快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我在音乐课上,常常会掺和一些港台、内地的优秀流行音乐,以及时下流行网络歌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那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如《隐形的翅膀》《蜗牛》《阳光总在风雨后》《北京欢迎你》《超越梦想》《感恩的心》这样反映自然、友情、奋斗的歌曲,都可以融合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产生审美的体验。 
    教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这部分时,我结合教材,将《北京欢迎你》《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带给学生。这两首歌,充满深情与呼唤,不仅在所质情感上与“真情的呼唤”这个主题贴切,而且也采用“群唱”的方式,声震寰宇,效果很好。学生的审美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他们听着、唱着,感受着那种人间的情感美,流行乐的旋律美,达到审美体验的良好效果。 
    又如那一节课,我先让学生听赏周杰伦的《菊花台》。由于作品演奏中用到了东西方的多种乐器,其中就有民族器乐琵琶和古筝,我由此入手,引导学生对这些乐器的特色、地域、表现情感、适用范围等进行研究,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第四单元――民乐奇葩,了解了不同的民族乐器,并领悟到民乐音乐之美。 
    三、融合器乐的审美元素,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之美 
    不同的器乐,就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调声板,作曲家用它们创造出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中国民族乐器中那扣人心弦的善于诉之衷肠的二胡、古筝和琵琶,西洋乐器那高雅、优美的小提琴,纯净、甜美的长笛、双簧管……它们是音乐富有魅力和神秘色彩的因素。  
    在音乐教育中,一副串铃、一支长笛,都会不知不觉地成为教师吸引学生的有力武器。针对学生对器乐的好奇心理,有效地融合器乐的审美元素,对于提升学生审美体验有较大的帮助。 
    在教学第四单元“民乐奇葩”这部分时,我先运用欣赏、演唱等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乐器,领略民乐音乐之美。然后,我找来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专辑,让学生们在一首首乐曲旋律优美,激情荡漾的欣赏中,观摩了二胡、琵琶、竹笛、古筝和扬琴等乐器的演奏,充分认识了中国民族乐器的特点和许多新奇的演奏表现手法。音乐之美得到一次深刻的演译,学生在这种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民族、激情与沉着相结合的演奏中,审美水平又一次得到提高。 
    在第五单元“乐手的实验”这部分的教学中,我将自己拿手的萨克斯演奏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曲《回家》,再一曲《我心永恒》,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在学生的羡慕与欣赏中,我再组织学生开展“乐手的实验”这个音乐活动,为乐曲设计乐器伴奏,与他人共同演奏乐曲,走进音乐之美。这样的音乐过程,既是学生们审美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们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乐器带给他们的,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美的享受。 
    总之,上好音乐课,让音乐教育实现审美教育的功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康德所说:“音乐是诸感觉的美的游戏。”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融合各种元素,把音乐课堂变得色彩斑斓、妙趣横生,让学生在这种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上提升审美能力,日益领悟音乐之美。

更多:

 
关键词: 音乐,演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