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乐器教师资讯 » 正文

天琴传承从娃娃抓起――访天琴教师韩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广西日报  浏览次数:388

     从200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全国“文化遗产日”。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得到全面加强。在壮族天琴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位教师举足轻重;他,就是壮族天琴的改革者、目前广西全区惟一的天琴教师――韩醒。 
    2007年6月9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日。上午,南宁市朝阳广场,自治区文化厅等有关单位举行专场文艺演出,拉开了广西开展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宣传日”活动的帷幕。 
首次公开亮相的我区年龄最小的天琴演员、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女子“天琴娃娃组合”,成为全场最大的亮点。 
    25位小姑娘,最小的不满8岁,最大的只有10岁,身着艳丽的壮族服饰,如同25朵盛开的鲜花,人见人爱。随着充满童真的天琴弹唱,伴着清脆律动的脚铃声响起,“天簌之音”一下子倾倒了观众,把全场演出推向了最高潮......第二天,首府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公众的好评与媒体的反响,成为韩醒“天琴进校园”计划的最好诠释。 
    来自新闻图片的灵感     
    韩醒,壮族天琴的改革者,目前我区惟一的天琴教师。他执教的多支女子天琴组合,先后在2003年的《东南亚风情夜》、2004年中央电视台“CCTV西部民歌大赛”、2006年“广西文化舟北京之旅”,2006年奥地利《中奥萨尔兹堡之夜》演出,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新颖的表演形式征服了无数观众,使沉寂了数百年的壮族天琴让世界重新刮目相看。 
    那么,一直专注于在艺术院校和艺术团体教授天琴的韩醒,是如何想到要打造“天琴娃娃组合”的呢? 
    事情源于某报的一幅新闻图片报道。 
    今年2月的一天,韩醒在南宁偶然看到了某报的一幅新闻图片,从说明中得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一位女学生在法国波黑乌第26届音乐节上表演了葫芦丝。这幅不太起眼的图片却启发了韩醒,使他对传承天琴的创新之路有了新的灵感。 
    话还得从三年多前说起。2003年11月13日,广西天琴艺术团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演出。演出结束后,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激动地对韩醒说:“我还在广西时就知道有天琴,但它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今晚看了你们的演出我非常高兴,感谢你们为广西做了一件好事。” 
    梁教授原籍广西马山,是我国著名的壮学家。他的肺腑之言,不仅让韩醒感动,更让韩醒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因为,如果说此前韩醒热心天琴改良和教学,主要是受龙州县委和县政府之托以及出于个人的专长爱好;那么,梁教授的一席话,却使这位壮族民乐教师产生了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从那一刻起,韩醒决心把传承和发展天琴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回到南宁后,韩醒停止了其它弹拨乐的教学而潜心天琴,把一拨又一拨的学生送上了国内外音乐大舞台。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韩醒的心事越来越重。因为现实告诉他,目前所出现的天琴热,主要还是源于其表演方式的独特新颖所产生的吸引力,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而不是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从壮族天琴的长远发展来说,这是一种欠缺甚至是失误。一旦人们的新鲜感过去,天琴充其量也就只能作为一种普通的民族乐器生存下去,而难以发挥其作为壮族标志性符号产生的应有作用。显然,对天琴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尽快找到好路子好办法。 
    广西小学生在法国演奏葫芦丝一事,让韩醒心头一亮:何不在滨湖小学组建天琴组合,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自己的民族乐器,通过学校影响社会、带动群众?一个“天琴进校园”的计划油然而生。于是,他拨通了滨湖小学的电话并说明了自己的意思。几天后,校长约见了韩醒。经过深入交谈,学校接受了韩醒的提议,2007年3月13日,全区第一支“天琴娃娃组合”在南宁诞生。 
    天道酬勤终有回报     
    让韩醒受到鼓舞的是,天琴不但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事实上,传承民族文化要从学生抓起,外省的一些成功经验早已让韩醒怦然心动;如:侗族大歌走进贵州的小学课堂已经20多年,福建泉州南音教学被列入中小学课程也有10多年的历史等等,这些无一不证明通过学校教育传承传统文化是很好的途径。只是,让壮族天琴走进广西的中小学校,韩醒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是“天琴娃娃组合”的成立,使他的“天琴进校园”计划有了尝试的机会。 
   “天琴娃娃组合”成立不到10天,3月21日,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萁淌谠凇兑衾种鼙ā飞献文指出:“民族文化的传承只有通过教育的手段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建议要“重视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权威的观点吻合了自己的思路,韩醒信心更足劲头更大了。 
    为了把这块“试验田”种好,韩醒呕心沥血。由于原来的教学法是针对大中专艺术院校学生制定的,不适用于低龄小学生,他便费尽心思为孩子们“量体裁衣”,从弹唱曲目的选择到现场教学,都进行了改革更新。他还根据孩子们的身体条件精心改良了天琴,将笨重无品的二弦木天琴改变成轻便有品的三弦竹天琴,让孩子弹起来得心应手。 
    今年4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协会常务副会长、民族音乐学家赵毅教授应邀回家乡广西参加“三月三”活动。韩醒专程拜访了赵教授。他们从壮族天琴谈到了马头琴、冬不拉等,越谈越感到压力。因为,天琴在今天无论是影响力还是普及程度,根本无法和马头琴、冬不拉等相比,这与壮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又有“歌海”之称的区情很不相称。赵教授还提到,较之于其它民族乐器,历史遗留下来的天琴资料本身就很少,更需要做好挖掘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对韩醒提出的“天琴进校园”计划,赵教授认为很有必要。返京后不久,赵教授电告韩醒,梁庭望教授对他的“天琴进校园”计划也表示十分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影响下,南宁市第十四中学也主动联系韩醒,并于今年5月成立了该校的天琴组合。连同此前韩醒已经执教的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广西演艺职业学院等大中专院校,至此,他的“天琴进校园”计划,其“试验田”终于完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梯式结构。 
    6月9日,当天真活泼的“天琴娃娃组合”取代了人们司空见惯的专业演员时,不但观众大开眼界、赞不绝口,连参加宣传日活动的有关领导也十分惊喜。演出的巨大反响,也让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领导信心倍增,学校已决定进一步扩大天琴组合。 
    天道酬勤,韩醒在实施“天琴进校园”的道路上,终于走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更多:

 
关键词: 天琴教师,韩醒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