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音乐报导资讯 » 正文

音乐养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叶炳昌  作者:音乐周报  浏览次数:84

   音乐,如同语言一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声音载体。它虽不同于语言,却可以帮助人们交流感情。由音乐与语言结合构成的歌曲,则是人类最为有效的心灵沟通手段。但凡喜欢音乐的人,都会有此体会:音乐能安抚受伤的心灵,音乐可作爱情的养料;歌曲能触动调节人的感情,歌曲还能减轻缓解人的烦恼。牧歌使人宽广,赞歌使人豪迈,流行歌曲使人实在;摇滚乐使人激情冲动,轻音乐令人舒缓陶醉,民族音乐使人和谐自尊…… 
   即便那殡仪馆里的哀乐,也具养生保健的功能。哀乐可使有些人明目,这是本人的切身体会。多年从事纪检工作的我,或许是职业性的毛病,养成了冷眼旁观、感情压抑冷漠的性格,视力日渐下降。1997年,岳父“心梗”猝然归西。在揪人心肺的殡仪馆里,伴着委婉的哀乐,已届中年的我泪堤大决,感情大恸,失声痛哭。或许这次的感情宣泄使我的泪腺畅通,我的视力竟逐渐好了起来。是以,本人有了“哀乐明目”说。当然,如果死者与君势不两立,哀乐无法使阁下恸情流泪者,无效。 
   乐曲之功效,因乐曲的音频、音程、主音、音调、节奏、速度、乐器、歌词等不同要素,乃至歌唱演奏者、品味欣赏者的不同素质而各异。不同的乐曲产生不同的意境效果,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适合于不同的人士阶层,这是万万不可含糊的。耄耋老人,最好让他们不闻哀乐,远离摇滚,多听《蓝色多瑙河》,少放《没有太阳》;高知阶层,爱听的恐怕多是贝多芬名作,“阳春白雪”类名曲;农民大伯,最好欣赏《小二黑结婚》,因为“下里巴人”颇难从高雅乐曲中品出韵味来。心脏病患者,应该力避“迪斯科”远离《十面埋伏》,而去细品《梁祝》《春天》;力壮如牛的工人大爷,即便退休多年,只要健康不扰人,就不妨继续:“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人的感情,复杂多变,因时因地因环境改变而变化无穷。同样一个人,心情好时百曲顺耳,但闻乐曲便赏心悦目,百感交加,就能从中品出不同凡响的韵味来;心情孬时,则听啥烦啥,心境全无,再一流的乐曲也感刺耳,感到厌恶。音乐与心情息息相关,于此可见一斑。明乎于此,音乐养生的要义,就在于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培养自己良好的音乐细胞,以音乐调节保持好心情,再以良好的心情去欣赏品味音乐,形成良性循环,大大有益身心。 
   哼哼小曲,细嚼韵味;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释放悲哀,愉悦心境,实在是当今竞争激烈人多压抑心存郁闷精神障碍者日见其多的都市人修心养性的好方法。这种“音乐疗法”,不比看“心理门诊”和服中西药物的效果差!不妨一试

更多:

 
关键词: 音乐,养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