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相关资讯 » 正文

郎朗不出国可能是伴奏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新民晚报  浏览次数:66

    声乐大师卡罗・贝尔冈齐日前在他主讲的上海大师班结束时,对记者说:“中国学员表现出的优秀声乐素质让我非常惊讶,这些学员现在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家歌剧院演出。”无独有偶,美国女高音歌唱家芮妮・弗莱明上月来沪演出,她在上海音乐学院听了4位学生的试唱后也感慨:“真出乎我的意料,这些学生即使在欧美歌剧界,都可说具有很强的实力。”
    未形成培养机制 
    其实,岂止是国内的声乐人才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器乐教育也呈现出人才辈出的局面。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经常听到一些音乐教育界人士的担忧:“音乐人才走出校门之后,由于社会尚未形成音乐人才的培养机制,因此,一些高材生以优秀成绩考入文艺团体后,往往会陷入被埋没的困境。” 
    无专业人员设计 
    贝尔冈齐、弗莱明并不了解中国音乐人才的生存情况,在这些艺术家的眼里,如果年轻人具备了优秀的素质,应该会有经纪公司来签约,为他们打理演艺发展事务。国内的实际情况却是,音乐人才毕业后,如果不出国,最好的出路就是成为专业团体的成员,然后,“挤”在人堆里日复一日地工作。钢琴家郎朗如今红遍欧美古典音乐界,经纪公司会提前给他安排好两年后的演出计划,去年他“跳槽”后,新公司的经理人还请了大师艾森巴赫、巴伦博依姆来给他上课。有人说:“如果郎朗没有出国,没有专业经理人为他设计,他充其量也只能在专业团体谋个伴奏员的位置,或者在学校里当个老师。” 
    与富商周旋求助 
    大多数音乐人才如今走入社会后,不得不腾出大量艺术之外的精力来自己打造自己。但是,有不少年轻人为了求得知名度的上升,想方设法博取名人的赏识;为了举办个人音乐会,只好陪着笑脸与并不关心艺术的富商周旋。在自己不擅长的“公关”过程中,有的身心损失惨重,有的则沾染了严重影响艺术素质的不良习气。一位音乐教授在向记者点评如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青年音乐家时,不无遗憾地说:“真正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实力的中国音乐人才,绝大多数是有国外深造或从艺经历的,完全‘国产’的人才,凤毛麟角。” 
    入社会人才受困 
    虽然“走出校门是人才、进入社会不成才”并非绝对现象,也有一些音乐人才靠着自己的努力能立足国内,走向国际,但前者作为普遍存在的现状,不能不引起关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廖昌永深有感触地说:“电视台遍地都在举办的‘选秀’活动,导致年轻的音乐人才心态极不平衡。学生们常常议论,为什么有的人能一夜成名?我们从小发奋,却无法得到电视这种公共资源平台的扶持呢?” 
    经常在内地演出的歌唱家莫华伦指出,音乐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除了依靠文艺团体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更需要依靠经纪公司和经理人的打造。不过,更多人却在担忧:在“艺术是点缀,娱乐为主流”的文化环境里,哪一家经纪公司还愿意为打理音乐人才作长线投入呢?
    

更多:

 
关键词: 郎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