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乐团资讯 » 正文

外国作曲家呈现中国 奏响图卢兹难忘乐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文汇报  浏览次数:114

      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一年一度的法国现代音乐节最近在这里举行。在这个以推介和传播现代音乐新作而享有盛名的音乐节上,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了多部新作品,其中就有法国作曲家在“外国作曲家呈现中国”活动中创作的三部新作品――一部唢呐协奏曲和两部二胡协奏曲。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些法国观众反映说,想不到中国的民族乐器这么富有表现力,他们从中看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的唢呐、二胡能够和高水平的外国交响乐团进行成功的对话吗?图卢兹音乐厅巨大圆形空间里回荡的热情掌声说明了一切。 
      中国的唢呐、二胡能够和高水平的外国交响乐团进行成功的交流对话吗?这种对话又能否为外国观众所接受?早在“外国作曲家呈现中国”活动开始启动时,这些疑虑就在不少人脑海中存在。我在演出开始时对此也不无担心。 
      音乐会上首先演出的是法国作曲家克里斯托夫・马拉特卡创作的唢呐协奏曲《上海》。在法国国家交响乐队的相伴下,年轻的演奏家胡晨韵手中的唢呐洋溢着生机勃发的灵动感,无论是对悠远历史的追溯,还是对大都市现代新色彩的捕捉渲染及口弦段落的奇妙运用,都深深吸引了当地观众。 
      接着上场的是青年二胡演奏家马向华,她演奏了纪尧姆・科内松创作的二胡协奏曲《豫园》和帕斯卡・扎瓦罗创作的《上海之舞》。在《豫园》中,作曲家的八段变奏均以《茉莉花》的曲调作为素材,但又赋予了丰富多姿的色调。而《上海之舞》则根据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紫竹调》的旋律创作。马向华运用她充满张力的二胡演奏艺术,尽情展现了这两部作品的魅力。演出在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图卢兹音乐厅进行的,音乐厅内部呈圆形,四面自下而上都是观众席。这场演出的门票很热门,早在几天前就销售一空。观众对中国演奏家的演奏十分热情,每部作品演毕,热烈掌声长时间地在音乐厅巨大的空间里回荡。 
      由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组委会和法国国家电台自去年起开始联合主办的“外国作曲家呈现中国”创作比赛活动,曾经产生了一批作品。这次演出的只是其中的三部。主办方希望通过让外国作曲家运用中国民族乐器和民间音乐素材创作新作品,并让中国民乐演奏家与国外著名乐团合作演出的形式,让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为更多外国观众和专业工作者所了解。 
      身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设计重任的著名旅法作曲家陈其钢很牵挂这次演出,专门请假回到法国参与排练和演出。他在图卢兹对记者说,看了现场的演出并听了各方的反映,觉得这个试验是值得的。 
      著名的旅法作曲家陈其钢先生是本次活动最初的创意者。他现在又身负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设计之职。这项工作分量之重对他来说不言而喻,况且该工作现在已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整个开幕式的创作班子今年春节都不能休息。但陈其钢对这次演出十分牵挂,不仅专门请了假回到法国,而且全程参与了排练和演出。他在图卢兹与记者交谈时说,当初开始时并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现在看了现场的演出并听了各方的反映,觉得这个试验是值得的。他说道,我们国家过去也派了一些民乐团到国外去演奏,这当然也是希望国外能了解我们,但基本的观众范围还是华人。这次“外国作曲家呈现中国”活动是希望能换一种思路,进行一次反向的操作尝试,就是让外国人运用中国的乐器、中国的音乐素材,由他们根据自己的音乐理念进行创作。而且我们和法方有约定,连续三年比赛的前三名,都要在法国现代音乐节上演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途径,让外国作曲家、演奏者和观众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民族乐器和音乐文化,促进中国的民族乐器和音乐文化更好地走向国际舞台。 
法国国家电台现代音乐节总监、本次活动的法方艺术总监雷内・鲍斯克也对演出和整个活动很满意,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把这个项目继续做下去,而且规模越办越大,内容越来越多,作品越来越丰富多彩。 
      这次活动提醒人们:如何创造更多生动而又富有成效的形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鼓励探索的课题。 
      对双方的艺术家而言,这样的交流深入而又难忘。法国作曲家克里斯托夫在了解了中西乐器的区别后惊叹地说:“西方的管乐器每个半音都有对应的键。可是中国的唢呐只有八个孔,一个孔却能吹出好几个音。这太神奇了!”唢呐完全是靠演奏者气息的控制来进行音高的转换,比起西方管乐的演奏更加自由,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追求意境和突出个性的特点,正是这种中西方乐器之间本身存在的差异,造就了中国民族乐器独特的魅力,也使得法国作曲家对中国的乐器深深着迷。法国作曲家们通过采风和创作活动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一个民族如果不尊重历史,就不会有未来。拥有历史,才有可能拥有未来。所以他们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马向华和胡晨韵两位中国演奏家,也在演奏法国作曲家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胡晨韵感慨地说,法国作曲家用自己的作曲理念写出的唢呐协奏曲《上海》很有新意,中国作曲家一般不可能把唢呐曲子写得这么复杂,它对节奏的要求特别高,法国作曲家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马向华在最初接触法国作曲家创作的谱子的时候,曾经对某些旋律的发展乐曲的结构有些不习惯,但通过和法国艺术家不断的排练和交流,她也从中得到了许多意外的收获。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执行副秘书长陈接章透露说,“外国音乐家呈现中国”活动,目前已经在多个国家引起了很好的反映,丹麦、荷兰的作曲家已来上海采风,他们创作的作品今年春天又将与上海观众见面。接下来还有加拿大等国家的作曲家前来。 
      这个消息令人欣喜。推动包括中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在内的中国文化更多地走向国际舞台,这是我们当前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但“走出去”并要让人接受你,需要依托一定的形式。让我们的一些优秀作品直接在国际舞台上演出是一种做法,邀请外国作曲家创作并通过中国演奏家和外国主流艺术团体合作演出的形式,把中国的艺术更多地引入国外主流观众群,这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如何创造更多促进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生动而又富有成效的形式,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鼓励、支持、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更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