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音乐报导资讯 » 正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梁 聪  作者:国际优秀作品网  浏览次数:263

    作者简历:梁聪老师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师从国际著名合唱指挥家徐瑞祺女士、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张婉女士、温恒泰先生等多年;专业知识扎实、艺术功底深厚、悟性极高、虚心好学、艺术气质出众、综合素质优秀。是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的艺术教研员,主管中小学音乐、美术的教学研究工作;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工作21年,为端州区的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一位多才多艺、才德兼备、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
  摘 要:在新的世纪,祖国大地掀起了对普通教育改革的浪潮,荡涤着各种因陈守旧的思想,试图接纳着新鲜的观点;在传统和现代交汇的教育观中,人们企求寻找着一种最佳结合点。作者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调查、分析,根据中外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社会的需要,从观念上、知识的更新上、以人为本的意识上、音乐教室的设计上、以及教学模式上,提出了有创意的观点。她认为:在新一轮的课改音乐教学中,只要我们音乐教师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无限的激情、敢作敢为、善于反思、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迎来艺术教育的又一个春天。
  关键词:观念 学习 音乐室 构建模式
  马尔库塞曾经指出:虽然艺术不能直接改变世界,却可以通过改造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内在驱动力而间接地改造世界。马斯洛则认为:人自身越完美,他知觉到的世界就越完美,世界就会变得越完美,因为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能动关系。正确理解和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会使我们的自身修养、艺术品味产生一种新的飞跃。具有完美知觉和更高级趣味的,会通过设计和生产创造出一种适合这种趣味的更美好的环境。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音乐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处理好自身与世界完美之间的关系,树立一个全新的、进步的、有竞争力的音乐教师形象,让自身日趋完美,让学生不断完美,让世界走向完善。就此带来了一些思考,与同行探讨。
  一、更新观念,走进全新的教改思维空间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师范教育教材和教法陈旧落后,信息含量低和重技能轻理论研究,因此培养出的一批批音乐教师大多是知识面狭窄、教学能力偏低。面对学生,充其量是照本地传授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教师对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唱歌+乐理”,有的学校甚至把“音乐”课称为“唱歌”课,学生对音乐教师的称谓是唱歌老师。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采取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统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想象力严重不足,甚至于讨厌音乐课。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当前,把音乐教育首先作为培养人基本素质的教育手段,已经是全人类的一种共识,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观念。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更新音乐教育的观念。《新课标》正是从音乐教育的本质、艺术教育的功能、音乐实践活动的特点诸方面,阐释确立了一系列新的音乐价值观。走进《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新课标》的定位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人文精神的统领可以引导教师走出音乐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音乐教育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音乐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遨游书海,拓宽音乐教师的学习领域
  文化素质是音乐教育的基础。由于文化素质低,使音乐教师哪怕是音乐感觉非常好的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的感悟理解缺乏深度、以至误导学生。而深度来源于文化内涵的积累,来源于艺术修养的积累。很多器乐曲,没有歌词,只有从音符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音乐教师不但谈不上从音乐旋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谈不上教师威信的建立以及对世界、祖国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例如教唱《大江东去》这首歌曲,很多音乐教师对歌词一知半解,不知这首词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再加上对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不太了解,所以演唱时始终表达不出作者那种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宏大理想,毫无深度。
  在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的今天,音乐教师必须亲近书籍、热爱书籍,注意吸收所有与音乐相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例如“文学作品欣赏”、“演讲与口才”、“计算机应用”、“美术鉴赏”、“书法”、“舞蹈鉴赏”、“戏剧戏曲鉴赏”、“人文社会科学”与“音乐学概论”、“音乐社会学”、“音乐地理学”等,通过博读、精读及速读等方法,切切实实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从而学会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内容、风格、时代特征,把握住表现艺术作品的审美方式和表现方式,使自己成为艺术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机智幽默、气质高雅的音乐教师。
  三、以人为本,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
  1、教师要学会分析学生的心理因素。
  历史的原因、家庭及社区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面对由各种外部因素构成的刺激场,产生的是各种不同的求知心理,这种心理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参差不齐。《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与时俱进,应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规律出发,熟练地掌握教材,学会灵活自如地驾驭音乐教学活动的艺术手段,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强求一致,允许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在教学设计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尊重学生,充分地挖潜,才能完善学生的个性,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2、教师必须注重本学科内教学领域知识的整合。要苦练内功,掌握好音乐教学中各教学领域的要求,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相互配合、互相渗透,将它们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不是机械地进行“发声练习→作品介绍(欣赏)→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唱谱→唱词→乐器演奏→音乐……的整合,而是将音乐知识编织成为一个立体式的交叉的知识网络,使网络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揉合起来,并形成互动,从而产生一种整体的艺术效果,给学生一个显示才华的舞台。例如把一整套的训练编成一个音乐剧,让学生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中去,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演奏能力、综合性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不仅会唱歌、会演奏、还会用各种形式来表演;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编音乐剧,还能把它写成一篇美丽或伤感的故事。
  3、教师必须树立音乐与其他艺术、非艺术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观念,让艺术教育延伸至各个教学领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人的心理自然发展的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不可能孤立于其它学科之外。因为艺术能力的发生就是人性的发生,艺术活动的发展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也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好方法。例如:音乐与美术的结合,听觉艺术中的音符和视觉艺术中的线条交融在一起,声中有画、画中有声,共同铸就美好的艺术形象;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不仅能帮助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能提高我们对文学信息的处理能力,音乐更能刺激写作的灵感;理科课程与音乐之结合,把节奏引进数学课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合作演奏,打击乐器来学习加减乘法甚至分数。再如,通过现代舞教学来体现体育、舞蹈、音乐课的良性结合。总之,音乐教师应当具有跨学科的整合意识和能力。
  四、新颖别致,让音乐教室成为学生向往的艺术摇篮
  国外有位学者这样说过: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见、听它和感觉它。音乐教学必须从学生对音乐的亲切感趣味性入手,创设一种和谐的艺术情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存在,逐步引导他们步入音乐的殿堂,体会其中的奥妙。
  1、让音乐教室更可爱。
  美的音乐要在美的环境中才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音乐教室的环境要美得个性化。如墙壁上有五彩缤纷的彩色图画、音乐家的画像、音乐格言,小学还可有动物粘贴、音符小椅子、五线谱地板,配上柔和的光线和色调、良好的音响效果等。

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课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