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小提琴  吉他  笛头  双簧管  电钢琴    长笛  钢琴  古筝  乐器展 
 
首页横幅商城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相关资讯 » 正文

美国管乐发展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上海乐器网  作者:上海乐器网  浏览次数:129

[BR]第一章 概述 [BR][BR]一、管乐合奏概念[BR]  管乐合奏团可以说是本世纪才开始风行的一种演奏形态,这种集合众多管乐器所成的乐团,起发展源自于1763年由普鲁士军团乐队的乐器编制,佛烈德大帝(Frederick)固定为二支双簧管,二支单簧管,二支圆号,二支低音管,海顿、莫扎特都曾为这种十八世纪末期的“标准”乐队留下了不少作品。而近代所谓管乐合奏团,或是具有严格音响功能管乐队的兴起,是由1920年起严肃管乐文献曲目的增加而促成,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古斯塔夫・霍尔斯特(Gustav Holst)所写的二套组曲,这二套音乐中,霍尔斯特明白的揭示了整个管乐合奏的一个方向,其中新的音响效果也是以往所想象不到的,而现代管乐合奏概念也是由此开始发展。 [BR][BR]二、演奏形态与风格[BR]1、室内管乐团(Concert band)[BR]  具有音乐会精神的管乐团,其编制如下:一支短笛、二支长笛、一支降E调单簧管、二支双簧管、一支英国管、六支降B调单簧管、二支低音单簧管、二支低音管、二支中音萨克斯、一支次中音萨克斯、一支上低音萨克斯、三支短号、二支小号、三支长号、四支法国号、二支上低音号、二支低音号及六至十个打击乐器。 [BR][BR]2、进行乐队(Marching band)[BR]  流行于美国中等学校及学院,以配合拉拉队,半场中间表演,及运动项目等演奏的乐队,这种乐队其编制上比起室内管乐团有较多的弹性,有时可视情况增减人员或乐器,有时为了增加视觉效果,可搭配棋队和枪队做队形变化演出。 [BR][BR]3、军乐队(Military band)[BR]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其功能性质依任务而改变,例如:法国共和国军乐队(The Grade Republicaine Band)的音乐演奏水准是全世界公认的,但是平时也必须担任庆典礼仪式演奏。 [BR][BR]第二章 美国近代管乐团发展 [BR][BR]一、产生与沿革[BR]  第一个具有音乐会精神的管乐队是成立于1792年的海军乐队,民间则是著名的阿伦镇乐队(Allentown band)与吉尔摩(Gilmore)的大波士顿乐队(1859)及苏沙(Sousa)的乐队到了一次大战后,发展的重心逐渐到了校园之中,伊士曼大学管乐团(Eastman Wind Ensemble)便是其中标杆,其指挥芬萘尔(Fennell)将过去管乐队在音响上为人所诟病之处,加以改善,同时与美国管乐协会(ABA)推动现代管乐的改革,使得管乐合奏在音乐表演上更加细致,另一方面,传统的军乐队形式则逐渐转变为具有娱乐性质的进行乐队,初了传统上的进行吹奏外,更加入了舞台表演的要素,使得艺术层次大为提升。 [BR][BR]二、作曲家与代表性作品[BR]  由于过去管乐团的表现一直受限与乐曲的数量,所以管弦乐的改编曲就成为主流的演奏曲目,但是由于属性不同,所以效果经常过于粗糙,使得一般人对管乐合奏印象不佳,在ABA的推动下,逐渐有一批作曲家写出许多具有代表性及教育性的音乐,对于提升管乐合奏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列举几为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极其作品: [BR][BR]  阿弗・雷德(Aflred Reed 1932-)的音乐仿佛就是为管乐团而生的一般,他将各项乐器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作品兼具艺术性与教育性,最著名的音乐包括四首组曲,王者之道(El Camino Real)等。 [BR][BR]  文森・斐西凯第(Vincent Persichetti 1915-1987)他的音乐带有强烈的节奏感,不和谐音充斥,表现出新古典主义的特色,其代表作品为Symphony No.6. [BR][BR]  派西・亚得其・葛兰杰(Percy Aldridge Grainger1882-1961)他的作品处处带着国民乐派的色彩,运用许多民谣旋律,代表作有Lincolnshire Posy. [BR][BR]  詹姆士・史瓦金(James Swearingen 1949-)一个热情的管乐教育家及作曲家,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简单,悦耳,能使演奏的学生激起很大的学习欲望,另一特色就是快-慢-快三段结构,可让演奏者与指挥者有很大的交流空间,代表作品如Centurian,All Glory Told等。 [BR][BR]  詹姆士・包恩斯(James Barnes 1955-)一个试图将管乐团的地位提升至主流音乐的作曲家,他的作品结构庞大,企图心强烈,他以一首Variation on a Theme of. Paganini震惊管乐界,其所展现的配器、技法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BR][BR]三、重要乐团 [BR][BR]1、官方:[BR]  除了三军乐队外最富盛名便是陆战队乐队(Marine band)之团体几乎是世界管乐团的标杆,许多重要的作品都是由他们首演。简而言之他们的演奏音色非常交响化,很难与“管乐”二字连在一起,层次变化丰富,技巧高超,可称为世界一流的管乐团。 [BR][BR]2、民间:[BR]  达拉斯管乐团(Dallas Wind Symphsny)目前活跃于唱片市场,与RR(Reference Recordings)合作录制了一系列的现代作品。 [BR][BR]  国家管乐团(National Symphonic winds)为华盛顿一带的独奏家所组成,成立于1986年Lowal Graham的带领下目前活跃于职业演奏。 [BR][BR]  克里夫兰管乐团(The cleveland symphonic winds)成立于1978年由Frederick Fennel指挥,成员部分以克里夫兰交响乐团的管乐组为主干,再加当地一些演奏家所组成。他们当年与TELARC唱片合推出一张霍尔斯特的组曲录音,立刻得到企鹅三星及TAS的大奖,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知道管乐的演奏是可以如此有“层次”。 [BR][BR]3、校园:[BR]  在全美各地校园中各式各样的管乐团数量之多可能是无法估量的,不过这正说明美国的管乐教育做得有多彻底,而在这众多乐队中最有历史及盛名的大概就属:伊士曼管乐团(Estman wind ensemble),它是一支由伊士曼大学学生所组成的乐团,他们已非职业性的性质,却在1950―60年间与Mercury唱片合作大约录制了十张左右的历史“名盘”,曲目包括所有经典曲目。 [BR][BR]  而且他们也是第一个提出“Wind Ensemble”的观念的团体,所谓Wind Ensemble观点就是将同样的乐器数量减到最少,而增加乐器的种类,可以把乐团视为是一个较大的“管乐”重奏,如此一来乐团的音准与平衡可以提升的更高,从这些录音看来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同时也激励了那些乐团成员很少的学校及组织,带动了校园管乐的发展。 [BR][BR]第三章 影响 [BR][BR]一、管乐合奏的定位问题[BR]  管乐合奏的定位问题一直为两方人士所争辩,一则认为管乐合奏团是有能力将其演奏效果提升至交响乐一般,另一方则认为管乐合奏的发展应多在教育方面着墨。就以目前管乐演奏者的技巧来看几乎没有什么音乐是作不到的,只是效果是否如想象般,有一例可值得我们思考:在1997年美国陆战队乐队的年度公演时,一流的曲目,知名的管弦乐团指挥,却换来了满座的中学生,在主流市场中管乐团一直有它的盲点存在。但就教育的层次来讲管乐团的存在就是一件很合理的发展,不过就未来的趋势来看学术性的职业管乐团将会愈来愈多,但成员则会愈来愈少。 [BR][BR]二、社教功能探讨[BR]1、社会[BR]  从1792年阿伦镇乐队成立以来,“BAND”这一词就代表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社区、市民、节庆管乐团多的不胜枚举,而相关的民间组织,如ASA(美国管乐协会)、CID(行进乐联盟)他们所举行的比赛:例如CID的决赛水准之高,实在令人难以想象这些人平常是农民、工人、邮差,由此可见管乐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了。事实上利用演奏来凝聚居民的社区意识,再由社区力量来支持文化活动,进而使主流古典音乐有更广的空间,这样的良性互动有赖于一批具有鉴赏能力的观众,这也许说明一些知名乐团,他们后援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BR][BR]2、学校[BR]  管乐教育在美国校园中,早以成为正式教育课程之一,他们从小开始就“begin band”的合奏课程,而教材及乐谱依程度分为1~5级,而更有为儿童设计“baby size”的乐器,不管你是什么程度都有适合你的乐团从begin band到Symphony band或Marching band。 [BR][BR]  除此之外,为配合学校美式足球的开打,许多知名大学的band也会参与其盛会,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这和日本全国高中的甲子团比赛有些类似),而许多大学中学术性管乐团,他们的水准都与职业乐团并驾齐驱,毫不逊色。 [BR][BR]  而这样的活动在校园中,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在是功不可没。尤其在没有音乐科系或科技学院中,音乐的演奏活动让学子们增加思考能力和视野,但若说美国的管乐教育办得如何,我想连他们的前总统克林顿都能吹奏一手萨克斯风,就可知其一二了。 [BR][BR]3、对外的影响[BR]◆亚洲[BR]  对亚洲来讲目前管乐的发展以日本最为完善,两大吹奏乐联盟旗下各有三千多支管乐团会员。在学校教育中他们做得比美国更有系统,在全日本的音乐大赛中连小学生的演奏都会让你不敢置信,固定的期刊、会报、唱片出版使得日本的管乐团水准有超越美国的实力。而亚洲唯一的职业管乐团“佼成合奏团”也在日本人支持下成为世界上少有的职业性常设乐团。 [BR][BR]◆欧洲[BR]  欧洲的管乐队发展与美国可说是同一时间的,但其后由于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的发展走向另一个方面,不过造成两边的差异完全是因为民族性的关系。一般来说欧洲管乐团的音色较为厚实,层次的变化较少,并比较喜爱演奏管弦乐改编曲。美式管乐团的音色对欧洲人来说,可能太多刺耳了。笔者在世界管乐节中见识到维也纳及法国的乐团,虽然演奏的同样音乐,但吹奏出来的声音却好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 [BR][BR]第四篇 结论[BR]  一个国家的国力除了可见的数字外,更包含了许多不可见的因素,而文化活力就是国力重要的指标之一,管乐团或许不是精致文化,但它带给人们的参与感却是很高的。一场社区音乐会就能轻易的拉近彼此的距离,为了要了解更多的音乐一个非科班的高中生会买票去听音乐会,这些都是许多有令为高尚音乐家的我们所不能体会的。然而虽然近年来国内的管乐风气逐渐兴盛,不过随着而来的问题也一一浮现,师资、教材、制度的混乱,使得我们的学子们一再的尝试着错误的方式来吹奏,而新观念、新资料又常无法快速的流通,事实因参加管乐团而学习管乐器者的比例高过科班学生的十几倍,可是他们得到的注意可能只有后者的十几分之一吧!

更多:

 
关键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隐私条款 | 积分规则和购买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2040803号-7

360图标 征信网图标